近日武汉线下配资公司,“太二为何没人吃了”登上热搜。据极目新闻报道,在太二酸菜鱼杭州一门店实测发现,点单7分钟后,三道菜全部上齐。店员表示,酸菜鱼所用的鱼统一配送,是在门店内现场切片并腌制。
另据江苏经济报报道,点单后仅6分钟菜品“招牌鲈鱼酸菜鱼”就已上菜,菜品“菜花炒肉”更是仅用时4分钟左右。
对此,消费者产生了质疑:上菜这么快,这是不是预制菜,加热就拿上来?
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是现场宰杀,制作过程需要20分钟以上。可见,不管是6分钟还是7分钟上菜的酸菜鱼,在消费者看来很难说是“活鱼现做”。
但实际上,据相关行业人士透露以及相关行业报告显示,太二酸菜鱼大部分菜品通过集采的方式进行统一的供应管理,通过多地的中央厨房进行加工,包括鱼片、酸菜、调味品等都是提前准备的原材料,门店只需进行简单烹饪。
有媒体报道称,杭州目前有23家“太二酸菜鱼”。其中,多家门店处于暂停营业、尚未开业或歇业关闭状态。
对此,太二酸菜鱼客服透露,目前太二酸菜鱼在全国营业的“鲜活门店”有68家。以杭州为例,目前仅有一家鲜活门店——宝龙城店,使用的是活鱼,每日到店后在后厨现杀制作。其他没有升级的门店,用的是每日鲜配到店的鱼柳,然后在后厨切片、腌制后再现场烹饪。
怎样才算“预制菜”
近日,关于“预制菜”的话题连续多日引发热议。9月15日,相关餐饮企业宣布将多款餐品改为门店现做。
新华社发文称,“怎样才算预制菜”,是此次网上关于预制菜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。
业内人士指出,此前预制菜的概念较为宽泛,即食、即热、即烹、即配四大类都被归为预制菜范畴。
2024年3月,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出台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。根据该通知,预制菜不允许添加防腐剂,不包括主食类食品,也不包括可直接食用的蔬菜(水果)沙拉等凉拌菜。此外,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,也不属于预制菜。
不少消费者表示,自己不抵触餐厅使用预制菜,但必须给预制菜“亮明身份”,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文中表示,预制菜的工业化生产流程,让不少消费者对防腐剂、添加剂等问题存在担忧。
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通知,预制菜不允许使用防腐剂,而且预制菜通过冷冻、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处理,也没有使用防腐剂的技术必要性。
预制菜生产中通过使用速冻锁鲜、惰性气体包装保鲜、保鲜卡等物理保鲜技术,解决了大部分保鲜需求,正规企业生产的预制菜通常都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。
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开信息显示,根据协会了解,目前国家卫健委牵头的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公开征求意见。协会将持续配合研究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,特别是预制菜在餐饮中的标识等方面,争取推动出台更清晰、更具操作性的指引。
太二上半年收入下滑13.3%
太二酸菜鱼是九毛九(09922.HK)旗下餐饮品牌。今年上半年,九毛九营收、净利润双双下滑。财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7.53亿元,同比下降10.14%;实现归母净利润6069万元,同比下降16.05%。
根据财报,九毛九的收入主要来自太二酸菜鱼、怂火锅和九毛九西北菜。报告期内,上述三大品牌的收入全部下滑。
其中,来自太二酸菜鱼的收入为19.48亿元,同比下降13.3%其占总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73.4%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.8%。半年报称,这主要由于太二自营餐厅的数量由去年6月30日的612家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47家,数量减少了65家,且太二餐厅的同店销售亦有所减少。
2025年上半年,九毛九集团新开10间餐厅,包括三间太二餐厅、五间怂火锅餐厅及两间山外面合作模式餐厅。去年上半年,其新开餐厅数量为59间,扩店步伐明显放缓。
与此同时,该集团今年上半年关闭了88间餐厅。财报称,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租赁协议于届满后终止,及部分餐厅的表现不及预期。
太二酸菜鱼表示,上半年,公司推出重大品牌升级举措“5.0鲜活模式”,以“活鱼、鲜鸡、鲜牛肉”三大招牌食材为核心,全面升级菜单体系,此外还增设了售卖茶饮、糖水和雪糕的区域。除了食材升级,还进行门店硬件改造,后厨增设炒锅并配备专业厨师进行现场烹饪等。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深交所发布公告,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8日起生效,根据最新名单,包括九毛九在内的总计20只标的证券被调出。
截至2025年6月30日,九毛九在中国130个城市、新加坡、加拿大两个城市、马来西亚一个城市、泰国一个城市、美国两个城市及印度尼西亚一个城市拥有695间自营餐厅及34间加盟/合作模式餐厅。
内容来自:极目新闻、江苏经济报、新华社
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